“吃苦课”获赞,一是源于社会现实性。现在的孩子,独生子女多,生活条件好,娇生惯养、拈轻怕重,躲困难,避吃苦是普遍现象;二是源于名人的示范性。如张海迪、贝多芬等,他们都历经苦难,并在苦难中汲取养分,最终取得伟大成就;三是源于励志箴言的警示性。诸如“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苦其心志”“苦难是人生的财富”“苦难是人生的必修课”等古代、现代的吃苦箴言一直是人们挂在嘴边的育子铭言。
“吃苦课”教育意义重大不言而喻,但我认为,也无需片面夸大。
第一,当下吃苦的必要性不足。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创造和享受美好生活,是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时当今时代的主旋律。把让孩子吃苦说得那么高大上,甚至倡导让人吃苦,无疑与“美好生活”这一大语境背道而驰。于孩子而言,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让他们感受当前生活的美好,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进而激发他们创造更美好生活的愿望。这才是教育的应有之义。
第二,孩子吃苦的相对性不同。
首先,孩子在吃苦能力上具有相对性。每一个孩子的体力、情商不同,所能吃受苦难的能力也不相同。相同强度的劳动量,对于体力好的孩子而言,可能轻松完成,而对于体力差的孩子而言,则可能无力应对。同样的挫折,情商高的孩子能轻松应对,快速调节,而性格内向、情商低的孩子则可能会留下阴影,甚至一蹶不振。
其次,吃苦教育意义也具有相对性。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及劳动时曾说,劳动,只有与丰富的精神生活产生联系时,才具有教育意义。单纯地让孩子消耗体力,产生疲劳感,不但不能让孩子产生劳动意识,端正劳动态度,反而会使他们产生劳动厌倦感,远离劳动。可见,吃苦和吃苦教育是两码事。苦难本身没有价值,只是特定时代的文化环境和生存环境,赋予了苦难价值。孩子可能吃了苦,但却可能根本没有受到我们想象中的教育。所以,不是所有的吃苦都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都具教育的意义。
其实,生活本身就包含了酸甜苦辣咸,对绝大多数孩子而言,生活中从来就不缺苦难,苦难本就是人们生活的基本构成元素之一。如果单从丰富孩子生活、增加他们的生活体验来说,让孩子吃点苦完全可以,无可厚非,但却无需对吃苦的教育意义进行片面、放大式地解读,进而刻意安排孩子去吃苦,去吃不能承受之苦。
面对生活中的苦难,正确的教育方式是教给孩子们如何去看待和应对这些苦难,让孩子明白什么样的苦值得吃,什么样的苦必须吃,从而让孩子形成正确的苦难观,而这才是吃苦教育理应追求的真正目的。
(作者赵世庭,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文章第84次入选“锐评”栏目。此为蒲公英评论网站首发作品,转载请务必标注来源,违者必究。)
轨道交通运输技工学校是由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准成立的甘肃省唯一一所以培养轨道交通运输专业技术人才为主要任务的全日制职业学校。
免费咨询电话:400-1551-787 QQ:2282459455
地址:兰州市榆中县夏官营大学城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