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80后金牌护工,用爱和耐心为孤残儿童抚平创伤—— “心语者”:爱是唯一的语言 采访石杨和她的小伙伴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虽然这群女孩大部分是80后,却已是几十个宝宝的“妈妈”。 采访中,宝宝们经常过来“捣乱”,孩子之间又时不时因为点小事爆发一场“大哭”,“妈妈”们也不得不分神照顾宝宝,颇让记者挠头。 对这帮年轻“妈妈”们的采访,就这样温馨而缓慢地进行着。 “我们带大了近百个娃” “用心语点燃生命,用行动铸就希望。”走进宁夏儿童福利院,就能看到院墙上的愿景。如今这里有300多位孤残儿童。 石杨就是一名“心语者”。 2006年,从重庆民政护理学院毕业后,石杨通过招考进了宁夏儿童福利院,福利院不同于别的护理机构,这里的儿童98%以上都有身体残疾,刚刚进来的她并不适应。 “主要是担心自己能不能胜任。”石杨坦言。那个时候的石杨,别说养孩子,连恋爱都没经历过。 “你好歹是有护理学习经验的,我就更惨了。”身边的金艳梅呵呵地笑道。31岁的金艳梅,24岁以前是一名解放军话务兵,10公斤的通信装置背着就是10公里越野,如今却成了这么多孩子的“妈妈”,被同事笑称是“放下了枪杆子,捡起了绣花针”。 第一次拿起奶瓶不知道如何配制奶粉,听见孩子哭闹不知道如何去哄,孩子生病却又束手无策……福利院里的每位年轻的工作人员,似乎都要慢慢经历这种磨练,成长为一位合格的“妈妈”。 2009年的夏天,值班的石杨给小宝掖被子时,发现孩子烦躁地用小手不停地抓着肚皮,低头一看,孩子白白的小肚皮出现了两三个小红疹,石杨一下子紧张起来,迅速上报给院领导,经过医生的确诊孩子是得了水痘。水痘在儿童集体生活的环境里很容易蔓延,为此,福利院领导连夜启动应急预案,将疑似水痘和已经确诊儿童分别隔离,同时组织一批护理人员进入隔离区,没有孩子的石杨和金艳梅等6位护士自愿进入隔离区,20多天里,日夜守在孩子们的身边。 隔离室在顶楼,室内温度近40度,为了防止交叉感染需要穿上隔离大褂,戴上医用口罩,每次为孩子点紫药水还需戴上手套,每点完一个孩子就已经是汗流浃背,一天下来腰都直不起来。“为了防止孩子抓破红疹,大家轮流抱着每个孩子。为了让孩子们忘却疼痛,大家自己发明了很多方法来逗孩子们玩,让他们笑。”石杨回忆。 “至今,我都忘不了孩子们那烦躁不安、渴求关爱的眼神看着我,哭喊着叫妈妈的一幕。”金艳梅说。 “不过,从那时候开始,我们更加明白了这份工作的意义,对这些可爱的小生命有了难以割舍的亲情。”石杨骄傲地说:“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带大了近百个娃娃了。” 正是这份耐性和爱心,2014年11月,石杨和其他几位年轻同事代表宁夏儿童福利院参加民政部举办的全国孤残儿童护理员大赛,荣获一等奖。“想不到,宁夏也能有这么好的护理能手。”评委感叹。 “每个孩子都是天赐的礼物” “来,宝宝,吃饭啦。”福利院生活区里,28岁的解文静轻轻地招呼着自己的几个“孩子”。 喂饭、玩耍、哄睡觉,解文静干起来得心应手,一问才知道,这位“妈妈”的工龄已经有10年了,10年里,她抚养了近百名弃婴,更和这些一生下来就被遗弃的孩子们建立了难以割舍的亲情。生活护理部主任肖向红告诉记者,生活区将近70位员工,大部分都是和解文静一样的80后。 “每个孩子在我们眼里,都是天赐的礼物,只有付出比其它岗位多十倍、百倍乃至千倍的努力,才能让一个又一个无助的小生命重新闪耀出生命的光芒。”解文静说。 这份工作每天起早贪黑,白班从早上8点30分到下午5点30分,晚班从下午4点50分到第二天早上9点50分,一刻都缺不了人,由于孩子们的特殊情况,“妈妈”们为了一个站立动作,可能要忙上几天。“可是每当看见孩子们依赖的眼神,大家都觉得值得。”石杨说,为了照顾这些孩子,石杨在自己孩子100天的时候,就狠狠心给宝宝断了奶。 有一次石杨工作时突然发高烧,不得不躺在墙角休息,她托人照顾的宝宝小海,虽然是个脑瘫儿,却悄悄爬到她身边,一会用手摸摸她的脸,一会用舌头舔舔她的嘴,无论谁喊都不走开。到下班时,家里人来接石杨,小海爬到门口,泪眼婆娑地看着她,嘴里喊着“妈妈”,双手抓住学步柜突然站起来,“我回头看到她,感到震撼,也让我感觉到,她不是一个精神发育落后的残障孩子,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真情的正常孩子,心里一热,眼泪就止不住了。”石杨说。 每隔一段时间,一些身体经过治疗得以康复的孩子,会被外界领养,这时候,便是这些“妈妈”们最开心也最难过的时候,“开心的是他们找到了好的归宿,难过的是以后恐怕再没有机会和宝宝们见面。”肖向红说。 2岁多的宁祥贺,摇摇摆摆地走过来,摸摸记者的相机,一头扎在石杨的怀里,开心地直笑,刚出生便被父母遗弃的他,在福利院得到了很好的救助,先天性心脏病已经痊愈,不久就要被领养,成为一个新家庭的一员,石杨抱着宝宝,心疼地说:“我们最大的愿望,是不再有孩子被遗弃。” 在“妈妈”们的照顾下,这些曾经不幸的孩子,得到了健康的成长,有的走向了社会,有的组建了新家庭,还有的考上了大学。儿童福利院,成为他们梦开始的地方。 不久前,一位女孩来找肖向红,“妈妈,您还认识我吗?我是涵涵。”这个女孩曾因先天性心脏病被遗弃,在儿童福利院里,肖向红把她带大,并且被国外的家庭领养,“谢谢妈妈们,在这里,你们给了我们希望。”母女俩抱在一起,说了很久的话。 |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