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很多私立幼儿园早就采用安装摄像头的方式来吸引生源。在当下幼儿园“虐童”事件频发的背景下,监控成了幼儿园增强家长信任的一个重要手段。只不过,南京这家幼儿园将这种做法做到了极致,“全透明”的噱头无疑增加了吸引生源的砝码,很多家长这回也终于可以放心大胆地把孩子托付给幼儿园了。
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并非纯粹的服务性行业,家长也并不都是教育专家,仅仅做到家长满意的教育恐怕也未必是正确的教育,就“全透明”来说,有几个问题不容忽视。
首先,教育并不等同于看护,而对看护的理解也并无统一标准。当下很多家长依然认为,幼儿园的最大作用仅仅是“看孩子”,幼儿园不过是自己忙碌工作下的“临时替身”,进而忽视幼儿园对孩子的教育功能。因此,很多幼儿园为了吸引生源,在硬件投入上下足功夫,却忽略了本身的软件建设。孩子的一举一动可以通过摄像头实时监测,可孩子在其他方面的成长又如何保证呢?
其次,监控虽然方便了家长,但无疑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巨大压力,每天一分一秒都在家长监视之下的孩子,必定会约束自己的行为,不敢有过多自然天性的表现,这肯定不利于孩子的自由成长。同时不能忽略的是,在所谓“全透明”的监控系统下,暴露在众多家长手机上的肯定不仅仅是自家的孩子,这就明显侵犯了其他孩子和家庭的隐私权,如果有些家长将部分内容传播公布,必然会对其他孩子和家庭造成不良影响,其后果难以估量。
再其次,作为教育力量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无疑会在“全透明”的教学过程中感受到沉重压力,因为全透明的监控模式体现出的是家长和学校对教师的双重不信任,教师在这种氛围下很难自如地展开教学活动。同样不能忽略的是,“挫折教育”“批评教育”在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同样起到重要作用,在如此监控之下,这些教育的尺度恐怕很难把握,孩子不能批评,一举一动又要确保万无一失,处在这种氛围下的教师,必然会依据家长和学校的喜好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安全和保守或许成了他们对教育的唯一追求,这恐怕也不是家长们想要看到的吧。
如今,幼儿教育市场发展迅猛,生源有了,但师资力量却明显跟不上。近几年不断出现的幼儿教育不规范行为,其根源即在于此。杜绝幼儿园伤害事件发生,不能指望“全透明监控”这种被动方式,真正需要的是教育监管部门提高幼师准入门槛,同时加强对相关从业人员的监督、管理以及培训,重视校园安全相关的软硬件建设。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杜绝恶性事件的发生。
相关热词搜索:明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