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大学向综合大学转型,并不意味着“转身”。师范教育是师范大学的优势特色,也是责任担当,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在资源竞争日益激烈,大学排行榜和各种“名号”吸引眼球的时候,同行路宽,光荣使命需要共同“分享”。
百年来,我国师范教育体系经历了由相对独立的师范教育机构独自承担,到多种类型机构广泛参与的变迁。师范院校也从行业性机构向综合性大学转型。在这个组织范式转化的过程中,全国师范大学共同面对“师范教育向何处去”的课题。要回答师范教育走向何处,首先需要对教师职业进行理性思考。
教师职业需要“道”“器”兼修
当今,没有哪种职业像教师这样被全社会关注、评价和议论,其中不乏赞美,更有非议。文化传统和社会制度对教师职业建构起来的“红烛”“春蚕”的“圣神化”形象,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侵蚀,教师群体在不同程度上承受着信任危机。一方面,似乎教师集体卸掉“道德重负”,回归“常人”生活,教师职业蜕化为“饭碗职业”。另一方面,教师的培养日益偏重精致技术,走上所谓“真正的专业化”道路。与专业技能比较起来,师德教育为其标准和要求超越常人,找不到有效的养成路径,因而似乎难有作为。其可能的后果是,聚焦学生学业成绩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技能受到重视,重实践应用、重技术操作、重绩效表现成为教师培养的新价值诉求,而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三大任务受到挤兑,“器彰而道隐”。塑造“人格”、“精神”和“灵魂”等形而上的理想追求被奚落为“不接地气”的大词。似乎网络潮语“萌嗒嗒”“哥只是个传说”之类引爆掌声的讨巧才返朴归真。
对教师职业的认识和评价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事实上,教师职业从来就非一般职业可比。扬雄早在汉代就界定“师者,人之模范也”。司马光“经师易得,人师难求”的感慨也意味深长。陶行知先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更是高度概括。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就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华东师范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的校训中都有“为人师表”;台湾师范大学校歌有“师范尤尊崇,勤吾学,进吾德,建吾躬”的词句;高雄师范大学校歌也有“师资孕育,师道尊崇,进德修业,学贯西中”的歌词。如此等等。在我们这些冠以“师范大学”的学校,从校训、校歌看无不重视“德表”。应该说,这样的执着守望永远不会过时。在专业化叙事的大背景下,教师所承担的道德责任不是减缩了,而是要求更高了。“道”“器”兼修乃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诉求。只有把道德意蕴与专业素养相结合,才有教师职业的崇高和尊严。北京师范大学设立启功教师奖,重奖在乡村工作30年以上的教师。他们的学历并不一定有多高,但是他们有一颗爱心,他们有执着和坚守,这正是教师职业的灵魂。
师范大学发展需要“转型”而非“转身”
从1897年成立的南阳公学师范院到1902年成立的南通通州师范学堂和京师大学堂师范馆,从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的“壬寅学制”到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的“癸卯学制”,以及1907年《女子师范学堂章程》和1912年至1913年《壬子癸丑学制》中的《师范教育令》,晚清和民国初期我国师范教育系统逐步建立,自成一统。虽曾受1922年“壬戌学制”影响,但最终确立了独立的师范教育系统。新中国成立初,建立了包括初级师范、中等师范、师范专科和师范大学在内的四级师范体系,20世纪50年代中期取消初级师范,形成了三级师范体系。“文革”结束后,师范教育系统运行恢复。20世纪90年代后逐步开始在层次和机构上调整,实行由“三级”向“二级”乃至“一级”师范教育体系的过渡,逐渐形成以师范院校为主体,其他高等学校参与的开放性教师教育体系。在这个过程中,中师消失,师范学校更名升格,师范大学纷纷走上向综合大学转型的道路。曾一度有“学术性”和“师范性”之争,成为高师院校身份认同的焦点。当“教学型”和“研究型”成为新的分类标签的时候,不少高师院校开始在研究型和教学型之间排列组合,站队定位。经过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调整、合并、合作、共建”的八字方针的牵引,巨型综合性大学凸现,而未合并的行业性大学开始向综合性大学转型。师范大学也加入其列。师范大学向综合性大学转型后,师范教育怎么办?大学内的教师教育学院和其他专业性学院比肩之后,如何坚守传统的师范教育的“师道”“师德”“师表”价值?
师范大学加强科学研究,并向综合大学转型,是对社会需要的积极回应,也是大学自身发展的明智选择。但是转型并不意味着“转身”。无论是从组织战略上考虑,还是从国家使命上看,师范教育是师范大学的优势特色,也是责任担当,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抱残守缺、因循守旧不行,见异思迁、包打天下也成问题。师范大学向综合化转型,是在发挥学科优势,突出师范特色的基础上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综合化,而不是为综合化的名声而综合化。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在设有教育科学学院的同时成立教师教育学院,探索“大学+师范”模式。北京师范大学成立教育学部时,成立了具有统筹全校师范教育资源职能的教师教育学院。因为学科教学论的教师分布在不同的学院,故将其定性为与教育学部联系的“综合交叉教学平台”。华东师范大学在成立教育学部之后,又成立教师教育学院,这也是对综合化过程中如何保持优势特色、“面向师范”的一种努力。校内机构如何协调,体制机制如何保证师范教育的品质,教育过程如何促进“道器兼修”,需要持续关注。
师范大学共同体建设要“分享使命”而非“华山论剑”
教师是一个对未来影响巨大的特殊群体。师范教育是触摸未来的事业。《学记》说,“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一个民族有足够多优秀的教师,就会成为最有希望的民族。一个道尊、敬学的社会,是教师教育最大的发展动力。在与时俱进、综合发展的同时坚守师范特色,就是坚守所有师范大学的共同信念和价值。培养德才双馨、道器兼修的优秀教师乃是师范大学的共同利益,也是共同使命。
师范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师范大学面对许多共同的问题和挑战,具有许多共同的课题和期盼。在资源竞争日益激烈,大学排行榜和各种“名号”吸引眼球的时候,各个学校不可避免地会制定策略,寻找路径,突破重围。越是在这样的时候,越是要想一想,从更大的时空尺度考量,从使命担当的角度观察,师范院校究竟是一还是多?大学发展的目的是谁胜谁负、华山论剑的名次争夺,还是激发、锻造和利用我们的力量教化现在,滋润未来?答案不言而喻。同行路宽,光荣使命需要共同“分享”。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