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政策、政纪、政府放权。
十八届五中全会聚焦“十三五”规划,对下一阶段的全面综合改革做出了战略部署,一系列重大政策随之出台。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也最为中小学校长们所关注。国务院在教师节向全国教师发出“大礼包”,将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在全国全面推开,特别是注重师德、实绩和实践经历,改变过分强调论文、学历倾向,深受基层中小学校长和教师们的欢迎。当然,校长们也热议着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对学校教育带来的机遇和现实压力。
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提供坚强保证,作为党员干部队伍中的一员,校长们对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的理解和践行也贯穿在办学改革中。
政府进一步简政放权,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推进管办评分离 提高教育治理水平的若干意见》,将促成政府依法管理、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社会各界依法参与和监督的教育公共治理新格局。校长们开始深入思考和推动学校章程的制定和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
关注农村、农校、农村教师。
农村、农村学校、农村教师也是2015年度的关键词。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建立了统一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特别是实现“两免一补”经费随学生流动可携带,是深化改革、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社会公平迈出的新步伐。
教育部全面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确保相关支持政策落地生根,让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对农村和边远地区教师倾斜,农村教师免考职称外语。这不仅是教育公平的举措,更是推动社会公平的起点。
关注创新、创业、创客文化。
在我国经济转型的年代,当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社会风尚时,中小学校长们也纷纷思考学校教育如何呵护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育学生的创新人格,“全课程”“课程整合”“无边界课程”“职业与创业体验”“创客工作坊”等纷纷出现在学校的课改实践中,基础教育学校也正日益成为培养创新素养、创业能力和创客文化的沃土。
关注互联、互通、“互联网+”。
2015年,“互联网+”的潮流继续广泛、深入地影响着基础教育改革,也成为校长们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转型的抓手。教育信息化不仅让农村、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的孩子们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缩小了区域、城乡、校际差距,“互联网+”“云平台”“大数据”等概念更是为教育的变革形态和路径带来了N种可能性。置于互联网时代,如何构建“家校社互联、校内外教育互通、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多元主体共治”的“育人共同体”新型教育生态,也成为校长们思考的新课题。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