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独有偶,笔者11月份在北师大参加“大别山种子教师”培训时,也在某大学附中观摩了一节音乐课,授课内容是电影《闪闪的红星》中的一首插曲,授课教师以西域歌王翻唱的碟片为蓝本,反复欣赏后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结构,旋律的特点,节奏、节拍、力度、速度的变化。单从授课的角度而言,这节课应该是成功的:整个过程情境交融,教师与学生共同营造了一个和谐、美好的课堂氛围。但是点评时,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长期从事音乐研究的周荫昌教授颇为激动,他认为,“艺术要以美引真,以美导善”,而这节课的授课教师把示范的歌曲选错了,把审美的标杆搞错了。“原唱亮丽通透,字正腔圆,翻唱歪歪腻腻!”他还现场利用老式录音机播放经典歌曲,让大家体味不同时代、不同版本的同一首歌在音色、节奏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其中表现出的不同的情怀和思维方式。耄耋之年的老教授坚定地称:“优质的、经典的,才是真正的艺术教育。”
由此可见,对音乐美的鉴赏和向往是不分时代的。我不是老歌的死党,并不常听老歌,但也厌恶对老歌嘶哑地翻唱。这不仅跟我的经历、年龄和习惯有关,也跟我的理解、认识和感受有关。例如,我不喜欢听轻摇《南泥湾》,不喜欢摇滚《唱山歌哎,这边唱来那边和》,这些翻唱连口腔都没有打开,只是用力气瞎往前冲,咬字没有“头腹尾”之功,更别说讲究“边实”了。再比如,“9?3阅兵”前后,网络视频中的《松花江上》,听不出应有的痛失家园的悲愤,而只有事不关己的轻浮。
可以说,经典歌曲虽然产生于特定时代,但都具有永恒之美,粗糙的翻唱之作不适合作为音乐课的鉴赏素材。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