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李强曾对北京地区职业声望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发现我国与国外多数国家的职业声望评价有明显的差异:职业声望评价的一致性低于这些国家,而冲突性、分裂性又高于这些国家。“社会转型时期相互冲突的价值观念体系及社会规范,是导致人们产生分裂性社会评价的根本原因”。他表示,职业声望评价实际上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社会舆论,对金钱和权力起着平衡和纠偏的作用。首先要从制度体系上加以保障,不断完善用工制度,形成长期、稳定的雇佣关系,让人们能够通过职业水平的提升实现职业地位上升,从而得到相应的尊重。
--------------------------------------------------------------------
对大多数人来说,职业不仅是一个饭碗,也体现出自己的社会地位。当下,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创业浪潮的兴起让一些高收入职业备受瞩目,反腐的进行和矛盾的凸显也让一些曾被热捧的职业出现降温,互联网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又不断催生出各种新职业……在人们心中,什么样的工作才是好工作?一些常见职业的社会声望如何?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益派咨询,对2003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受访者看来,当下社会声望最高的5个职业依次是:科研人员、大学教授、工程师、医生、律师。78.9%的受访者认为自己职业的社会声望一般或较低,41.3%的受访者不愿意子女从事自己现在的职业。
受访者心中社会声望最高的职业是科研人员、大学教授、工程师
李凯(化名)在北京一所高校读大四,今年即将毕业。对于自己的职业道路,他在上学期间一直在思考和规划。“我父母一个是医生,一个是老师。这两个职业都比较稳定,社会评价也不错。但我更想做能发挥创造性、时间自由一点的工作。”李凯说,他的理想是做企业家和科学家。他大学期间曾尝试过几次小型创业,希望毕业后能和同学一起开一家家教公司。
“救死扶伤、教书育人、发明创造是不少人小时候的梦想,现在看来,医生、老师、科学家这些职业都算不错。”张明敏在杭州一家商场做服务员,她认为,声望高的职业要么赚钱多,要么技术含量高,要么稳定性强。“虽然现在不少老师、医生也抱怨自己的职业没地位,不如高级服务员、保姆赚得多,但大多数从事服务业的人还是生活在社会底层”。张明敏说,每次同学聚会,她都不好意思提起自己的职业,她很羡慕职业体面的同学。
调查显示,在受访者心中,当下社会声望排名前三的职业是:科研人员、大学教授、工程师。医生、律师、教师、高级技术工人、设计师、警察、运动员、文艺工作者、记者、民营企业主、金融从业人员的排位也比较靠前,选择比例均超过10%。排名较后的几个职业是:家政服务人员、按摩师、服务员、司机、导游。
受访者认为未来职业声望最有可能提高的3个职业是:科研人员、大学教授和医生,科研人员排名第一。教师、律师、工程师、高级技术工人、民营企业主、设计师、消防员、银行、金融从业人员、记者、IT工作者排名也比较靠前。家政服务人员、按摩师、服务员、司机、导游排名靠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