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看来,部属驻京高校和北京市属高校迁移与否,都会产生连带问题。如果在京高校大多数不迁出北京五环以内的主城区,仅迁出一小部分院校或院校的分院、新增的办学项目,迁移就将形同虚设,无从谈及疏解非首都功能;并且,象征性、少量的高校功能迁出,运作成本会非常高昂。
第二个选择是,尽可能多的迁出在京高校。这一选项最能起到疏散效果,很显然,也最容易被北京郊区及毗邻的河北省有关城市接纳,但此举也意味着北京主城四区流失大量的科研、产业项目和人才储备,还可能造成北京市经济结构的空心化。
第三个选择是,部分高校迁出,或在京高校的部分分院,甚至迁出办学主体,像当初中国政法大学的主体早就迁到了昌平。这一选择的可行性最高,北京市主城四区可以要求有关高校保留科研实验室、校企总部、核心院所,而因为迁出的办学、科研体量较大,也会加快北京郊区和毗邻的河北省有关城市的教育事业发展,因而很可能成为首选。但要看到的是,这一选项也隐含着很高的运作和整合成本,一所院校多个校区,通勤距离如果过长,就意味着高昂的通勤成本,并且,不同校区的办学和科研水平也难以统一在一个水平线上,郊区和外地校区的师生或将成为事实上的“二等公民”。
从大学文化的损益角度来看,确实只要发生迁移,就会导致文化记忆的损失,特别是将办学主体迁出,必然使得大学校园与周边街区、历史文化建筑的联系发生断裂,而相关的文化记忆也将被割裂,需要予以重建(重建周期多长,会实现怎样的建设目标,则不得而知)。
事实上,高校除了科研功能,校园与周边街区的融合,不仅会带来庞大的消费额,还将有助于促成创新创业。设立在大都市里的大学,师生更可能受惠于都市化汇集的文化、社会、商业、资本等多方面资源。在大都市创新创业,创办成本更低,试错代价也将变得可以忽略不计。还有,大学校园文化与都市文化具有很强的同质、联动属性,共存则共荣。这些收益很难量化,因而常常被理解为大学校园自然而然所附带的,却会随着校园的迁出损失殆尽。
在我国,优质大学资源过度集中在北京,以及上海、武汉、成都、西安等一二线城市,确实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的发展,也加剧了这些城市的资源和环境承载压力。但要看到的是,大学扎堆这些城市已成既成事实,大学校园与所在城市、街区已形成较强的共生关系。如果为了减轻城市压力,决定将大学校园迁出或转移其部分办学、科研功能,就应当审慎为之,充分考虑到迁移、转移将带来的问题,对预期损失有一个客观而清晰的估计。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