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评教是当下衡量教师教学效果的常用手段,不独高校,在中学里也普遍施行。我作为一名中学教师,对个中滋味有切身体会,也不时听到老师们的种种非议,但并不赞同评教已经沦落到“名存实亡”境地的说法。
众所周知,教师的教学效果如何,本来就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需要从多方面进行考量。在众多因素中,学生的感受无疑是一个重要方面,这也正是引入学生评教的初衷所系。不过,学校应当将学生评教当作评价教师教学的一个重要参考条件,而不是一柄秒杀一切的“尚方宝剑”。即便在中学,也很少听说有学校唯学生评教是从,都会考虑教师的工作态度、工作实绩、同行评价等方方面面的因素。难道更为自由开放理性的大学,反而胡乱挥舞这把利器?
事实上,通览全文,并没有发现高校将学生评教视作无上法宝的证据。文章有两处提到学生评教会起实质性作用:一是教师评职称时,来自学生的评教分数会被当作老师教学质量的反映。如果教师的评教分数排名太靠后,可能会被领导“约谈”、职称申请延后一年至数年,乃至可能失去讲课资格;二是教师若要参评教学一等奖,学生评教等级必须达到“优秀”。
以笔者之见,上述规定并无大碍。大凡达到被领导“约谈”的评教排名,岂是“太靠后”,恐怕基本上濒临“末位”了,难道不应该被淘汰吗?既然是教学一等奖,又不是科研成果评奖,学生评教优等当然是最起码的条件。值得特别说明的是,优等并不等于要求100%的学生都打A,通常情况下,学校都会设置90%左右的合理区间。如果一个教师的课堂不能得到绝大多数学生的好评,又怎能有资格参评教学一等奖呢?
当然,学生评教也存在“众口难调、人情打分”等诸多弊病。但是,我们要相信绝大多数学生心中都有一杆秤,真正胡乱打分甚至借机“报复”的毕竟只是个例。更何况,师生之间矛盾如果真的尖锐到不可开交的地步,完全怪罪学生不知好歹,恐怕有些不近情理,教师本身难道不应该深刻反省?至于“评教是逼教师取悦学生”“向学生邀宠”之类的说法,更是无稽之谈。不要说大学生,即便是中学生,也不是光靠“取悦”、“邀宠”就能降服的。现实中那些令学生顶礼膜拜的“男神”、“女神”老师,大多“我行我素”,从不刻意迎合学生,并且有真才实学。
总之,高校学生评教“名存实亡”是一个经不起推敲的说法。如何建立更为科学合理的评教体系,如何保证学生评价更加客观、公正和理性,才是我们需要探究的重点。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