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山大学附属中学初二9班的学生李西涵在校会上以《这些作业真的有用吗?》为题,面向全校师生发言,“吐槽”暑假作业太多了。当日,该发言被全文发布在学校微信公众号上。校长严钦熙告诉记者,如此接地气的校会发言在中大附中并不少见。“希望孩子们能没有拘束地思考和辨析,不需要太看大人的眼色,大胆讲出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严钦熙说。(9月17日《广州日报》)
暑假作业多,学生受不了,家长苦不堪言。近年来,“是暑假还是灾难”之类的帖子,不时引发热议,但学生们回到学校,往往都闭口不谈。不谈,并不代表没“想法”。李西涵同学在校会上“吐槽”作业多,既说明了自己有“想法”,也道出了大家的心声。当然,这样的“吐槽”,是得到学校的“制度”支持的——鼓励学生表达真实想法。
据悉,中大附中每周都有两名同学在校会上发言。这样的“制度”安排,其实本身就是一种教育的开明。一是体现在发言者的选择上,不以成绩论英雄,只要对某个问题有自己的思考和看法,观点有价值、表达有条理,都有机会成为发言者;二是广开言道,学校发布校会发言的征稿启事,鼓励学生就自己关心的话题撰写发言稿发给班主任或校长,并承诺每篇讲稿都会被认真对待。该校“鼓励学生表达真实想法”的做法,值得推崇。
“鼓励学生表达真实想法”,可以倒逼学校改进教育方式。让学生把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大胆讲出来,“不需要太看大人的眼色”,这是把教育摆在一个平等的位置,而不是学校和老师“一言堂”“我讲你听”。这样,才能引发学生对同一问题的多元思考、多元讨论,进而得到更清晰更正确的认识。学生的真实想法都不知道,教育岂不在教望天书?更重要的是,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学生表面上“服从”,内心却是“抗拒”的,想必再多的教育恐怕也是无效的。比如,学生“吐槽”作业太多,学校就应该改进作业布置方式。
“鼓励学生表达真实想法”,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辨能力。语言表达不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能力,却是每个人应该具备的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会产生“忠言逆耳利于行”之效,也会展现一个人严谨的思维与独特的内涵。每周安排学生在校会上发言,无疑给了学生锻炼语言表达和独立思辨的舞台,有利于培养他们多读书、多观察、多思考的良好习惯,不仅可以引导学生树立自信,更体现了“立德树人”的价值导向。
其实,不仅在校会上,甘肃高铁学校在教育教学中,我们也需要像这样鼓励学生表达真实想法,变“灌输式”教育教学为“交互式”教育教学,让学生的眼界和精神一起成长。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