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教学”又名“多媒体教学”,是指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在“技术改变教育”的今天,多媒体教学以其直观、快捷的优势和声光电的多感官刺激,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强了教学效果,从而得到了基层学校和教师的广泛认同,带来了课堂教学的新变革。正如山西省太原市外国语学校特级教师刘补明所说:“高端技术进入课堂教学,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教育进步的重要标志。教学材料的更替,教学手段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讲,体现着教学乃至教育的革新甚至革命。”
但PPT是一把双刃剑。现实教学中“多媒体化”的倾向,导致课堂教学流于形式,功能异化,这不能不引起教育人的高度警惕。
一是多媒体取代板书。板书既是传统教学知识传递的便捷活动,更是课堂中师生交流的重要手段。优质的课堂板书,浓缩了教学内容的精华,体现着教师的教学艺术和专业素养,对于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多媒体进课堂后,出现了一种怪现象:以多媒体取代传统的文字板书,失去了传统板书的优势,既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更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尤其是对于语文等人文学科而言,文字板书本是汉字教学的内容,以多媒体取代板书,必然导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可以说,如果课堂上只是为了呈现板书,多媒体是多余的。
二是多媒体主宰课堂。叶澜教授曾说,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从生命的高度来看,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过程。现实的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常常以预先制作好的多媒体课件控制教学过程,教学很流畅,却难免机械刻板,压抑了学生的创造灵性。如报道中语文教师韩沐娟所说:“以前一直习惯把PPT当线索,上课的过程就是走教案的过程,更多的时间花在完成教学任务,走完教学流程,忽视了和孩子之间的交流。”这样的课堂不再以学生为本,而是以知识为本,还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吗?
三是多媒体遮蔽教学内容。以语文教学为例,最大的问题是用多媒体取代语言学习,多媒体成为隔在学生与语言之间的障碍物。前几年,笔者听过一节多媒体教学课——《木兰诗》。课上,教师不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思考,了解故事情节的扑朔迷离和人物的悲欢离合,进而理解主人公木兰的伟大人格,积淀丰富的语言,提升语文素养,而是用了近半节课时间播放关于木兰从军的动画片。动画片活灵活现,学生看得很投入,课堂也很热闹,但这还是语言学习吗?这样本末倒置的教学显然偏离了语文教育的正确方向,功能异化,必须摒弃。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多媒体手段作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内容,“一棍子打死”的全盘否定是不可取的,关键在于融合创新,采用混合式教学方式,推进现代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实现现代技术与传统教育的优势互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这是多媒体教学的应有之义。
(作者许兴亮,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文章第141次入选“锐评”栏目。此为蒲公英评论网站首发作品,转载请务必标注来源,违者必究。)
兰州轨道技校 兰州技工学校 兰州技术学校 兰州职业技校 甘肃高铁技校
轨道交通运输学校是甘肃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批准成立的全日制职业学校。
免费咨询电话:400-1551-787 QQ:2282459455
地址: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果园镇339号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