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一篇名为《校长怒了!还有多少假课文在侮辱孩子的智商?》的帖子近日在网上热传,其中罗列了不少“现役”小学语文课本中的错误。比如,某版本二年级课本中的《爱迪生救妈妈》一文,根据历史资料,爱迪生小时候的那个年代根本没有阑尾炎手术。某版本五年级上册的《地震中的父子》,据考证当年的洛杉矶地震发生在当地凌晨4点31分,凌晨的学校怎么会有学生?
暂且不论课本中的“错误”是不是真的,仅这种较真的态度就值得称道——读者与编者之间越较真,对涉及史实的内容抠得越细,语文教材就会变得越优质,教育也随之变得越积极。其实,不仅教材领域需要这样“斤斤计较”,其他领域也要严格审视。一旦遇到刻意的作假,或通过造假牟利的行为,务必勇于亮剑,及时处罚。而让假的东西昭然于天下,达成“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共识,真的教育才能保存下来,不断发扬光大,深入人心,这亦是维护正常教育秩序、营造积极教育生态的必然之举。
据《广州日报》报道,警方日前依法刑事拘留了涉嫌诈骗的李某。原来小梅想毕业后从事幼教工作,无奈没有“幼师资格证”。李某得知小梅这一情况后,便在互联网上搜索代办信息,然后与一家代办中心取得联系,对方称1万元就可拿到。结果,收了小梅9000元,自己又垫付了1000元,全都转账给对方后,没想到对方很快失联。最终李某因不当行为受到法律的惩罚。
如果说证书作假只是偶发个案,那么学术作假则是经年顽疾。《科技日报》日前报道,近年来,严重学术失信、学术不端行为屡见不鲜。如2016年年底,国内某大学校长因学术不端行为,被撤销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收缴尚未使用完的基金,两篇论文被海外SCI期刊撤稿。然而,让人意外的是,这位校长依然安坐校长宝座。许多学术造假者虽然涉嫌造假,却依然可以参与其他项目研究。
客观而言,保护个人财产也好,维护学术尊严也好,教育打假都不能走形式,不能点到为止,给心存侥幸者以可乘之机,而是要动真格,尤其是对那些借教育之名行欺骗之实的行为,更不能心慈手软。几天前,有媒体梳理了部分地区存在的假培训、假课改、假典型、假理念等现象,让人不禁为教育担忧。相对而言,这些披着高大上外衣的教育作假行为隐秘性更高,贻害不浅,不仅损害了教育的社会口碑,对师生也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一日不除,教育就很难营造起纯正、清雅之风,更遑论让学校变成美善之地,让师生实现诗意栖居。
教育界原本就是求真向善的地方,是孕育未来的神圣之地。教育打假固然要常抓不懈,勇于向假恶丑宣战,坚持从速从严的原则,严惩违法违纪行为,净化教育环境,但也不能仅仅止于打假,而忽略了教育的本原。其实,让教育作假没有存留之地,关键在于提高个人的判断力和思辨力,通过真与假、美与丑的对比,让人更真切地明白造假或作假行为缘何会产生,对社会和未来有什么危害,会有什么样的严重后果,这是有效遏制教育作假的方式,也是教育本身的一部分。
换而言之,教育领域中的“假”不能止于一打了之,其实完全可以作为教育的素材,供师生辨析,供世人评论,供每个人参照反思,进而强化遵纪守法、恪守原则的意识,使人拥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以更好地了解问题所在、未来所向。就像《中国青年报》日前刊发的《为什么很多人感觉自己上了个“假大学”》一文所揭示的,“专业是爸妈选的,目标是随大流的,生活是复制别人的……从来都没有为内心真正的愿望而努力过,最后也许只会感觉自己上了个假大学”。
客观而言,教育中的“假”和社会中的“假”一样,都是一时难以消除的。倘若在严厉打假的同时,让教育场中的每个人都认识到作假的后果,借助“假”而映衬“真”,直面“假”而弘扬“真”,这才是真正高明的打假之道。
(作者张贵勇,本文原载于2017年3月27日中国教育报“中教评论”版)
兰州轨道技校 兰州技工学校 兰州技术学校 兰州职业技校 甘肃高铁技校
轨道交通运输学校是甘肃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批准成立的全日制职业学校。
免费咨询电话:400-1551-787 QQ:2282459455
地址: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果园镇339号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