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纽约时报》最近刊登了一篇关于“中式英语(Chinglish)”的文章,该文用美国人的视角来审视很多中国人习以为常的中式英语。文中举了几个中式英语的例子,如“Carefully Slide”“Sauce on My Grandma”“Deformed Person”等。文章认为,这些中式英语使他们美国人感到困惑甚至不适。中式英语到底是什么,我们中国人该怎样对待它?
中式英语是中国人在中国本土上使用的、以标准英语为核心的、具有中国特点的英语。作为一种英语国别变体,它是英语国家使用的英语跟中国特有的社会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一种客观存在。
对于中式英语的使用问题,中国人目前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是赞成使用中式英语,认为它是国际英语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时代变化的真实写照,应给以宽容和肯定;另一种是反对使用中式英语,认为它是一些人对英语使用不熟悉而造成不合乎英语习惯的一种表现,是有着不同错误形式的畸形英语,应受到指责和排斥。据网络媒体统计,赞成使用中式英语的网友有七成,而反对使用中式英语的网友只有三成。其实这两种不同的意见正好反映了人们对于中式英语使用的不同认识和态度。
《纽约时报》所举的例子就是有着错误的中式英语,例如:“Carefully slide”是“小心地滑动”的意思,而警示语“小心地滑”应是“Caution! Wet Floor!”或“Caution! Slippery Floor!”。又如:“Sauce on My Grandma” 是“浇在姥姥身上的汤汁”的意思,实际上是山西有名特色小吃“烧汁烤姥姥”,谐音“烤栳栳”,就是“莜面”;可将这种小吃用汉语拼音标出,必要时加英语注释。再如,“Deformed Person”是“畸形人”的意思,该词带有歧视色彩;“残疾人”说得文雅一点是“Physically Challenged Person(身体不便的人)”,或者至少是“Disabled Person(没能力的人)”。
中式英语虽然存在着语言上的偏差和谬误,但并不是它的主体特征。偏差和谬误的根源主要与语言和文化这两大因素密不可分。在语言方面,学习者和使用者往往由于对英语的语音、词汇、语法、语用等理解不透彻和使用不正确, 并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将汉语的规则和习惯直接套入英语中;在文化方面,学习者和使用者由于对英语国家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不了解,加上汉民族传统文化也在潜移默化中对其英语的学习和使用产生干扰作用。正是这两大因素导致了中式英语出现偏差或谬误。另外,机器翻译、网络搞笑等也会造成这种偏差或谬误。所有这些都是人们对中式英语持负面评价的主要原因。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有“英语世界的金科玉律”之称的《牛津英语词典》目前已收录近250个中式英语词语,包括“Maotai(茅台酒)”“ganbu(干部)”、“feng shui(风水)”“kung fu(功夫)”等。前不久,该词典的项目经理朱莉-克里曼女士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tuhao(土豪)”“dama(大妈)”和“hukou(户口)”等中式英语词语已经在《牛津英语词典》编著者的关注范围内。一些有影响力的中式英语,如“paper tiger (纸老虎)”“drink tea(喝茶)”“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见)”“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等早已成为标准英语,并被收入权威的英语词典。
此外,总部设在美国的“全球语言监测机构”(GLM)从全球视野和英语发展的角度给予了中式英语热情洋溢的高度评价。GLM的负责人保罗-佩亚克先生称:中式英语正在促使英语产生深刻的变革,大量的汉语词语进入英语,成为英语新词语最主要的来源,比率可达20%,超过任何其他来源。有学者表示,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具有神韵的中式英语将会越来越多。顺带一提,由美籍华裔知名剧作家黄哲伦先生创作的舞台喜剧《中式英语》更是让中式英语的名气飙涨。
那么,我们中国人应如何对待中式英语呢?笔者认为中国知名学者周海中先生的意见很值得采纳参考。周先生在接受《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人们应该以宽容、客观和理性的态度对待中式英语,而不是指责和排斥它。“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一生存法则对中式英语同样适用;不过它的优胜劣汰,也需要给以正确的引导和科学的调节,这样才有利于语言的健康发展和人们的沟通交流。他还指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习和使用现行的标准英语;有关部门应该协助规范中式英语的运用。他提醒学生,在托福、雅思、GRE等的考试中,应该避免使用中式英语,以免造成失分影响成绩。
甘肃轨道交通运输学校共有三大类专业,机车车辆类、铁道运营类和轨道基础保障类。甘肃轨道交通运输技工学校西校区
免费咨询电话: 400-0931-558 QQ:3083826959
地址: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果园镇339号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