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开创中小学德育工作新局面
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教育部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统一部署,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顶层设计,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开展了多项活动,对中小学德育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部署。各地中小学校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总体上看,中小学德育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呈现出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
一、制度体系日臻健全
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部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有关决策部署,先后出台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在各级各类学校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小学生守则》《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教育系统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对中小学德育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部署。各地积极贯彻落实,北京、河北、辽宁、吉林、上海、安徽、广西等地印发中小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意见,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具体目标、主要内容和实践要求,形成教育部门和相关部门分工合作、密切配合,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德育工作格局。山东出台《中小学生德育综合改革行动计划(2015-2020年)》,成为进一步强化德育工作、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动纲领。
二、层层部署落实有力
2015年10月10日,教育部在京召开“全国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经验交流暨德育工作会议”,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团中央、全国妇联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对进一步推进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做出了深入动员和部署。同时,创新形式,通过“视频看现场”的方式远程观摩了7所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典型经验和做法,发布了网络德育资源APP,取得了良好效果。北京、河北、宁夏等地迅速召开省级推进会,落实“全国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经验交流暨德育工作会议”和本省实施意见,对中小学德育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上海、重庆、内蒙古等地及时召开厅长办公会,传达会议精神,开展专题研讨,制订落实方案。海南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把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把手工程”,教育厅党组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对中小学校抓好德育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明确要求,做出全面部署。天津、贵州等地迅速召开地市、区县主管德育局长会议,学习会议典型经验,对持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推进中小学德育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福建、湖北、陕西等地组建团队,深入研究,召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会、专题培训会,进一步明确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大意义、基本原则和行动路径。
三、课程育人作用增强
教育部组织专家编写义务教育阶段品德、语文、历史三科统编教材,开展“学科德育精品课程”征集展示活动,印发《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品德课教学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保障规定课时、丰富教学内容、把握授课要求、创新教学方式、改进考核评价、强化教师队伍,并要求各地各校在抓好品德课教学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挥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的德育功能,全面提升教学的思想性、科学性和实效性,不断增强课程育人效果。山东制订了《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明确学科德育目标。上海建立了6个学科德育协同创新中心,启动《中小学学科德育绩效评估体系》研究,探索形成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学科德育教学方法和运行机制。福建厦门编写了分学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科教育指导纲要》,内容涵盖高中、初中、小学36个学科,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课堂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课程标准。内蒙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分段分层实施,强化小学公民意识教育,培养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心理品质及文明行为习惯。江苏建成“红色德育课程基地”、“儒学经典课程基地”等一大批综合育人课程基地,浙江采取“生活化+活动化”的德育课程教学模式,有效增强了课程育人的效果。宁夏制定了《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试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于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评价之中,有效增强课程育人效果。兵团将民族团结教育和法治教育融入相关学科,切实推进法治意识和民族大团结思想入耳入脑入心。
四、实践育人扎实推进
教育部实施了《蒲公英行动计划》,切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和县区乡镇地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会同中央文明办、财政部等支持建设12000个乡村学校少年宫,“十二五”期间又利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各省份建设了150个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目前,全国各类校外活动场所共15337所,形成了国家、省、市、区县、乡镇街道五级校外活动场所网络,为各地开展实践育人提供了条件保障。北京2015年新认定52家市级社会大课堂资源单位,推进30家社会资源单位和50家大学实验室开发实践课程。与首都博物馆联合举办“读城”大型互动体验展览,与天安门管委会联合组织学生走进国旗班,增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福建厦门试行学生社会实践“护照登记”,首批发放15万册学生社会实践“护照”,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福州延安中学开展“做延安人、铸民族魂”,“走进延安门、就是延安人”,“爱国爱民、服务社会”等活动,使弘扬延安精神更具时代性。四川、甘肃完善“青少年志愿服务制度”,明确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要求,并纳入综合素质评价指标。天津滨海新区在学生实践基地建设“修身体验教室”,设立国家厅、社会厅、个人厅,利用现代媒体宣传优秀人物故事、介绍新区发展新貌,并通过人机互动等方式,使核心价值观教育活起来、动起来。重庆通过“重走红岩路”、“红岩广场入队仪式”等实践活动,让学生近距离触摸历史,激发爱国之情。高滩岩小学坚持开展二十多年劳动教育,开设劳动体验课程,在校园荒地上开垦“七色光劳动体验基地”,由班级和学生自愿认领责任田进行种植,劳动实践育人成效显著。树人小学设立“综合实践体验日”,让学生与学校食堂厨师、园艺工人、保洁人员等交朋友,体验劳动的光荣与伟大、感受爱岗敬业的责任与幸福。黑龙江在中小学开展“绿丝带飘起来”环保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环境保护的重要。
五、文化育人氛围浓厚
教育部精心设计和组织“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之“小小百家讲坛”、“墨香书法展示”、“寻访红色足迹”、“歌唱祖国活动”等系列教育活动,举办首届“中小学生电影周”,实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争创计划,每年制作并组织收看“开学第一课”等,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开展中小学德育工作。北京开展“国学大师进校园”、“劳模进校园”等活动,实施校园文化示范校创建工作,积极营造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园文化氛围。西藏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示范基地”,教育引导学生自觉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山西朔州围绕中国传统节日,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将传统美德与诚信教育、师德建设相结合,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中传承中华文明。云南将民族音乐、舞蹈、刺绣、传统手工艺等列入教学活动。内蒙古开展“德育储蓄银行”、“道德手拉手”等主题活动,教育引导学生自觉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贵州推进“道德讲堂?唱响国学”,做到“一校一总堂,一班一分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明礼知耻?崇德向善”等内容重点宣讲。
六、管理育人切实加强
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指南》,指导学校提高治理水平,使学校管理全过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印发《关于在中小学幼儿园广泛深入开展节约教育的意见》,全面持续开展“光盘行动”,要求各地把节约粮食教育作为节约教育的重中之重,要求每所学校、幼儿园制订防止餐桌浪费的具体办法,让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的观念深入人心。正在研究制订《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切实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规范指导。浙江出台中小学章程建设指导意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贯穿于学生素质发展评价、班级民主管理、教师工作考核等学校管理每一个环节。西藏通过不同民族学生结对子、混编宿舍等方式,把学校建设成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强阵地。宁夏专门设立“心理健康教育周”和“心理健康教育月”,定期举办“珍爱生命”主题班(团、队)会,老师与每一位学生开展一次知心谈话。天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节水、节电、节粮”教育结合起来,每所学校都制定了“防止餐桌浪费”规章,全面设立了“学生文明就餐监督员”,使节约粮食成为校园新风尚。上海先后组织“长三角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全国班集体建设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上海市班主任带头人工作室分学段联盟总结展示”等活动,建立了首批11个学校德育教导跟岗学习基地,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着力提升德育骨干队伍的育人能力和管理水平。内蒙古呼和浩特持续推进“5111”班主任建设工作,即班主任每学年写5篇教育小随笔、读1本教育专著、研究1个教育现象、写1篇教育案例,强化德育骨干队伍建设。
七、育人合力逐步形成
教育部指导各地各校落实《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切实强化对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推动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家长参与、学校组织、社会支持的家庭教育工作格局,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成才观,营造家校共同育人的良好氛围。同时与中宣部宣教局合作,在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教育部网站、新华网教育频道等媒体大力宣传一批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典型经验,引起广泛关注。支持中央电视台开展“2015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公益活动,为广大青少年学生树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身边好榜样。北京进一步加强“北京市网上家长学校”建设,免费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和服务,截至目前,共累计发送指导信息366万条,累计受益家庭16万户。河北组织成立了各地市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暨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开通家长热线、开展公益咨询、开辟家长QQ群、开办家庭教育大讲堂、举办家长沙龙,为全省家长及青少年进行公益服务,多措并举促成家校育人合力。浙江抓好家委会和家长学校两个平台建设,目前全省乡镇中心小学以上的学校、城市和乡镇中心幼儿园基本已全部建立家长委员会,各类家长学校已达14000所,家庭教育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八、网络育人取得突破
教育部与国家网信办等部门联合开展“护苗2015”行动,指导各地加强中小学网络道德教育,加强绿色网络建设,引导中小学生文明上网、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推动形成良好的网络育人环境。湖南开展网络德育实验,利用远程教育工程在局域网设立德育论坛,将中小学德育工作有效延伸至网络。青海西宁开通“西宁文明小卫士”微信平台,开辟了教育万花筒、校园新鲜事等多个板块,宣传师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典型经验。广东、河南等地中小学在官方网站、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网络平台,常年刊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新疆开通“丝路新语”微信平台,学生实名注册达7万多人。浙江2015年选取100位“最美浙江人”,根据他们的感人事迹制作了“最美浙江人”系列微广播剧,通过省教育厅微博及微信公众平台,组织全省中小学生收听学习,网上主旋律更响亮、正能量更强劲。
在中小学德育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青少年学生所处的社会思想文化环境更加复杂,中小学德育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挑战。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积极推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指导各地遵循教育规律、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中小学德育工作规律,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坚持以理服人、以文化人,将德育基本内容和要求渗透到教育教学中,体现在日常管理中,落实到学生学习生活中,着力构建全覆盖、多途径、常态化中小学德育工作体系,教育引导中小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培育美好心灵、健康成长成才。
甘肃轨道交通运输学校西校区
官方网站:http://www.gsgdyx.com/
QQ咨询平台:2282459455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0931-558
学校地址:甘肃轨道交通运输学校西校区在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果园镇
延伸阅读:
相关热词搜索:教育部 德育工作 中小学 甘肃轨道 技工学校 技术学校 职业技校 甘肃技校 甘肃技工学校 甘肃职业技工学校 兰州技校 兰州技术学校 兰州职业技术学校 中等职业技校 甘肃中等职业技工学校 兰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高薪就业 定向招生 兰州铁路学校 甘肃高铁 兰州轨道| 大专学校 公办学校 甘肃地铁 兰州高铁 兰州地铁 2016年招生简章 兰铁技校 封闭式管理学校 中铁二十一